主页·「浩博娱乐」·主页贵单位提出的《依托贵州森林资源打造特色林下食用菌产业》收悉,感谢对我省林下食用菌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答复如下:
2021年7月,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并成立由省委副书记任组长、有关省领导任副组长的省加快推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林业局。《意见》提出“大力发展林下种植业,因地制宜推广林药、林菌、林花、林苗等种植模式,选择交通方便、水源可供的林地,在林下采取近野生方式重点培育高产高效菌类”,《意见》出台后,各地积极发展“林菌”产业,取得一定成效。据调度,2021年全省种植林下食用菌20.9万亩、产值17.6亿元,同比增长50%以上,有效推进了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
我省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统筹推进菌种、菌材、人才、主体、绿色发展“五大工程”,将菌种资源收集、保护与利用作为菌种工程的重要内容。2019年立项实施了“贵州省菌类资源普查及创新利用”重点项目,已收集菌物资源标本22000份,成功分离野生菌物1500株,鉴定野生菌物9000多份,筛选出具有开发价值的野生菌10株;鉴定大型线个,编制贵州菌物种类目录1份,其中野生食用菌485种、药用菌377种、毒菌144种。建成10个母种原种保供中心和36个栽培种菌棒保供中心,保证了种源自给。建立了野生菌物标本馆、野生菌物种质资源库和野生菌物信息库;建成了大宗食用菌省级种质资源保藏管理中心。目前我省发展的林下食用菌主要种类有大球盖菇、黑皮鸡枞、香菇、茶树菇、木耳、红托竹荪、冬荪、茯苓等,林下仿野生培养食用菌类有灵芝、香菇、木耳、羊肚菌等。下步全省将积极开展林菌种植技术探索,总结集成不同品种在不同郁闭度、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种植技术,筛选一批适合林下种植的品种,凝练一批配套技术体系,进一步提高林菌产业效益。
(一)制定发展规划。2021年12月省林业局制定印发了《贵州省林下经济“十四五”发展规划》,规划明确了“推动林菌裂变发展,建成食用菌产业大省”等内容。根据我省自然气候条件和森林资源情况,以“做特做精特色珍稀食用菌、做优做强大宗食用菌、积极发展野生食用菌”为发展方向,按照食用菌生物特性和现有产业发展基础,划定了6大林下食用菌种植及野生食用菌保育扩繁产业带,具体为:一是西北部冬荪、红托竹荪产业带。以大方、织金、纳雍、黔西、赫章、六枝、水城、威宁等为中心,辐射周边县,重点发展冬荪、红托竹荪,辅助发展香菇、木耳、猴头菇、羊肚菌、姬松茸、牛肝菌、灰树花、榆黄蘑、松露等林下种植,积极开展竹荪、灰树花、牛肝菌等野生菌保育扩繁。二是西南部夏秋香菇产业带。以安龙、兴义、兴仁、普安、晴隆、贞丰为中心,辐射周边县,重点发展夏秋高品质香菇,辅助发展红托竹荪、姬松茸、木耳、黑皮鸡枞、羊肚菌、大球盖菇、灰树花、榆黄蘑等林下种植,积极开展鸡枞菌、马蹄菌、紫花菌等野生菌保育扩繁。三是东南部木耳、香菇产业带。以玉屏、碧江、印江、江口、松桃、石阡、思南、德江、沿河、万山、岑巩、剑河、锦屏、台江、雷山、榕江、黎平、从江、三都为中心,辐射周边县,重点发展优质木耳、香菇,辅助发展鹿茸菇、大球盖菇、竹荪、红托竹荪、黑皮鸡枞、羊肚菌、榆黄蘑、灰树花、姬松茸、猪肚菌、牛肝菌等林下种植,积极开展牛肝菌、灵芝、鸡油菌、紫花菌、松乳菇、松露等野生菌保育扩繁。四是北部竹荪、羊肚菌、灰树花产业带。以赤水、凤岗、湄潭、余庆、绥阳、习水、仁怀、桐梓、道真、正安、务川等为中心,辐射周边县,重点发展竹荪、羊肚菌、灰树花,辅助发展香菇、木耳、大球盖菇、猴头菇、松露、牛肝菌等大宗食用菌林下种植,积极开展牛肝菌、珊瑚菌、灰树花等野生菌保育扩繁。五是南部灵芝产业带。以册亨、望谟、罗甸、平塘、独山为中心,辐射周边县市,重点发展灵芝,辅以发展灰树花、姬松茸、猪肚菌、黑皮鸡枞、牛肝菌等林下种植,积极发展野生灵芝、松露保育扩繁。六是中部野生菌保育扩繁产业带。以西秀、紫云、长顺、惠水、花溪、白云、开阳、龙里、贵定、乌当、修文为中心,辐射周边县,重点开展松乳菇、松露、紫花菌、鸡油菌、珊瑚菌等野生菌保育扩繁,辅助发展香菇、红托竹荪、冬荪、猴头菇、姬松茸、羊肚菌、灰树花等林下种植。
(二)食品安全工作。省林业局、省自然资源厅、省农业农村厅、省生态环境厅严格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每年根据省食安办工作要求开展产品及产地环境(土壤)安全监测检测。2021年,省林业局开展监测检测808批次,总体合格率为97.8%。对不合格的产品,及时下达督导整改函,要求相应市县加强处置整改,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2022年省林业局拟实施监测检测2000批次,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三)菌根菌方面。菌根性食用菌有着一次性投入、长期收益、成本低、效益连续性强等优点,2021年在兴义市已实施菌根苗繁育工作,接种菌根苗15万株,主要为华山松、化香、板栗及碧根果等树种,菌种为黑松露,主要应用于石漠化、土壤贫瘠、低效林等区域。兴义市、安龙县、黄果树及贵定县等区域拟建设菌根菌种植应用示范基地5000亩,目前已完成种植500余亩,后续将逐步实施种植。从现行政策来看,国家储备林建设指标中支持林下经济实施,省林业局将鼓励社会主体、科研院所通过菌根技术发展林下经济,鼓励繁育经济价值高、适合贵州生长的良种苗木。
下步,省林业局将按照规划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林下食用菌产业,重点在红托竹荪、羊肚菌、冬荪、姬松茸、牛肝菌等方面做单品突破。
一是2021年,投入产业发展省级专项资金100万元,实施了“羊肚菌仿野生高效栽培模式”“铜仁市林下香菇仿野生高效栽培技术研究”等一批产学研融合发展项目,支持职业院校师生、企业开展林下栽培相关技术研究,并依托中组部博士服务团开展了羊肚菌连作障碍破除试验研究。二是在“菇渣”利用方面,立项实施了“废菌棒肥料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和集成及产业化应用”等科技重大专项。目前全省废菌棒资源化利用主要有燃料化、肥料化、二次利用和饲料化等4种途径,资源化利用达到90%以上。下步积极争取科技、农业现代化基金等项目支持,重点从连作障碍、林菌适种环境条件和废菌棒回收利用三个方面,探索林菌可持续发展模式。
一是基金支持。2021年以来争取农业现代化基金支持项目9个,支持总金额6.51亿元,其中支持了本土食用菌企业贵州龙泉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施食用菌林下种植全产业链建设项目,支持资金2500万元;支持贵州剑荣菌业有限公司实施食用菌产业园发展项目,发展林下木耳种植,支持资金4000万元。二是集群项目支持。2021年,在我省实施的贵州省食用菌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中,支持林下食用菌种植项目3个,支持总金额600万元。三是SPV项目支持。通过农银企产业共同体支持贵州黔山菌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建设“林菌”示范基地3000亩,支持总金额400万元。
下步将实施扶优扶强发展战略,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充分利用中央和国家机关对口帮扶及东西部扶贫协作契机,引进一批省外优强企业发展林菌产业。积极培育专业合作社和产业大户,不断壮大省内林菌经营主体。培育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鼓励各方以林地、资金、技术、产品订单等形式参股,加快培育主体多元化、运行市场化、服务专业化的林下食用菌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同时,指导国有平台公司等转型发林菌产业。
2021年全省着力于强化品牌打造、机制构建、要素保障和综合效益,推进食用菌产业全产业发展。一是推进主体快速成长。聚焦道真、大方、纳雍、威宁、玉屏等重点县区,推荐高原蓝梦、贵福菌业为第二批高成长培育企业,倾斜资源重点培育;遴选红赤水、大方雪榕为龙头企业,推荐金蟾大山、贵福菌业、高原蓝梦等项目作为高成长性企业培育对象,发挥龙头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的支撑和带动作用,推进食用菌加工企业加快发展。2021年全省有食用菌经营主体1200余家,其中企业415家,年产能1000万棒规模以上企业115家。二是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成功申报实施贵州山地食用菌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预计三年内将获得2亿元中央资金支持,形成黔西南、黔西北、黔东三大产业集聚区;以食用菌为主导产业的省级农业示范园区达30个,安龙获批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新增获批创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2个,累计达到6个;白云、德江、安龙入围“食用菌+旅游”省级示范点。三是完善流通体系设施。统筹推动农产品冷链、集配中心、农批市场、惠民生鲜超市等流通基础设施建设。2022年持续推进10个农产品冷链、集配中心建设,升级改造100个农贸市场,共建成农产品批发市场36个,建成惠民生鲜超市门店(专柜)448个。四是拓宽产品销售渠道。支持引导农产品进农批市场、农贸市场、进生鲜超市、进部队食堂、进网络平台等实现内销,深入开展粤黔协作,推进优质企业加入广东消费帮扶联盟,组织企业每年参与推介会、展销会、网购节等活动,加大林菌产品品牌宣传效应,帮助企业拓宽市场渠道。五是着力提升品牌影响力。持续推动“黔菌”“贵字号”和森林生态标志产品等认定及宣传工作。将综合性商贸平台贵荟馆北上广深等省外仓建设纳入“十四五”重点项目,助力“黔菌出山”,开拓品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