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菇类产业已有百年以上之发展历史,期间经历段木香菇栽培到洋菇王国,目前年产值已近百亿,成为台湾地区蔬菜产业中相当重要之一环。目前台湾地区香菇产业仍是菇类产业中产值与产量最高之菇种,而杏鲍菇已取代金针菇成为产值第二高之菇种。台湾目前市场上主要栽培贩售之菇类包含洋菇、草菇、香菇、木耳、金针菇、蚝菇(鲍鱼菇)、巴西蘑菇、秀珍菇、杏鲍菇、鸿喜菇、雪白菇、白精灵、珊瑚菇、猴头菇、柳松菇等 15 种食用菇类,而常见之药用菇类则包含灵芝、蛹虫草、茯苓与牛樟等。除了上述几种较大规模生产之菇类外,其他还有如:猪肚菇(酒杯菇)、鸡腿菇、韩国平菇(大力菇)、红平菇(粉红玫瑰菇)、斤耳与雪耳等,此些菇类生产量较少或主要系提供作为观光农业使用之菇种,因此台湾地区现有栽培之菇种估计已超过 20 种。而在这些菇类产业中又以香菇、金针菇、杏鲍菇、木耳与秀珍菇等五种最为重要:香菇为台湾地区最重要之菇种,除其产值与产量皆为最高外,其栽培户数亦是当地最高,约有 616 户,其主要栽培地在台中市新社区、谷关、南投县埔里镇、鱼池乡、国姓乡、竹山乡、彰化县溪州、台南关子岭等地,依据 2013 年之统计约有 46,000 公吨之产量,而 2015 年之调查结果显示,产量下降为 42,000 公吨,而产值约为 44 亿八千万元。香菇太空包之栽培量在稳定中略有成长,与前年相比多了近 0.5%,目前约有 2 亿 2 千万包之数量,而去年气候不利于生产,加上菇类菌种退化问题使得产量下滑,使得价格约有 9%之上升。而在栽培户数部份,在台中地区之香菇栽培户有微幅之成长,但在南投地区则为下滑,而彰化地区之下滑更为严重,目前仅剩 1 户栽培约 40 万包之数量,此一现象可能与气候暖化导致平地栽植香菇困难增加有关。段木香菇主要栽培户数约有 162 户,目前主要栽培地在新竹县尖石乡与关西镇、南投县埔里镇、仁爱乡、信义乡、桃园复兴乡、苗栗县南庄乡、台东县大武乡、达邦乡、屏东县牡丹乡、宜兰县南澳乡、大同乡等地。目前就访视栽培业者与菌种业者后,得知一年约有 7000 吨段木之栽培量,产量约为 140 公吨。金针菇为台湾地区自动化程度最高之菇种,目前皆以自动化产瓶系统进行生产,也是台湾地区人过去冬季火锅最喜欢添加之食材,然近年来金针菇之销售量受到新兴菇类影响,而有下滑之情形,因此也影响到栽培之数量,目前金针菇主要之栽培地为台中市雾峰区、大里区、后里区、南投县草屯镇、国姓乡、彰化县芳苑乡、埔盐镇与苗栗县苑里镇等地,总计 18 户,栽培数量为 30,000 公吨,较去年统计时之 33,000 公吨下滑约 10%,其产值也由149,690 万元下滑至 134,700 万元,因此许多金针菇栽培业者开始改为栽培杏鲍菇或鸿喜菇,使得产瓶数目由 11,000 万瓶下降到 10,000 万瓶,下降约 10%,因此金针菇产业未来之变化值得密切注意。此外金针菇产业所受之影响除由于新兴菇类分享市场之冲击外,外来进口之金针菇也是影响金针菇产业之关键,2015 年由日本、韩国、马来西亚进口之金针菇为 579,700 公斤较去年成长 29%,价值 21,388,000 元,目前主要进口国为日本,进口单价约为 35.3 元/公斤,而韩国进口单价为 48.25元/公斤,其中韩国单价已高于台湾地区全年之均价,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由马来西亚进口之金针菇单价仅 23.81 元/公斤,远低于台湾地区目前之平均单价。杏鲍菇为目前发展最为快速之环控栽培菇类,一般业者主要是以太空包进行生产,少数利用自动化产瓶进行生产,其主要栽培地为台中市新社区、雾峰区、后里区、南投县鱼池乡、彰化县和美镇、大村乡、社头乡、溪湖乡、嘉义中埔乡与竹崎乡等地,目前初步估计每年已超越1亿4千万个太空包之生产量,产量也已提升至 26,000 公吨,产值也由176,000万元提升至 206,960 万元,成长幅度约为 18%,但成长幅度已较之前变缓。目前杏鲍菇之生产业者主要系以自行制作太空包为主,仅少数业者会以购买太空包方式进行栽培,但多数业者无法自行制作菌种,因此菌种部分主要须向菌种商进行购买,近年来太空包制作量、产量与产值虽有明显提高,目前平均每包产量约在 186 g,但也因此其价格相对较其他菇种稳定。木耳由于受惠于近年来养生风气之盛行,加上木耳露等加工品之开发,因此也成为目前菇类中少数有明显成长之菇种,木耳之栽培主要集中于嘉义县中埔乡与竹崎乡一带,其产量约占市场之 3/4,而近年来也有部份区域开始规模化生产木耳如台中县新社区、苗栗县南庄乡与宜兰县冬山乡等地,目前整体产量约为 17,500 公吨,较去年 14,000 公吨有所提升,产值也由89,880 万元,提升至 113,225 到万元,但平均单价下跌显示市场已趋于饱和。但近年来由于气候暖化以及菌种弱化之影响,使得嘉义中埔乡之产能下滑,加上虎皮菇、红蜘蛛与细菌性硬头病等病虫害,使得业者开始往较高海拔或北方之区域找寻栽培地点,因此目前在南投埔里镇与鱼池乡等地之栽培户数有 60 户,惟栽培面积皆较小,不如嘉义地区 18 户即可有 3/4之市场率。秀珍菇为台湾地区过去前五大之菇种,然近年来由于受到木霉菌之影响,使得许多菇农在收获第二潮次菇后就无法继续采收,因此导致产量严重受损,也因此目前栽培人口逐渐萎缩,并开始转型栽培杏鲍菇或白精灵,以过去秀珍菇主要栽培地彰化县二林镇为例,目前已有超过半数之业者改为栽培白精灵。目前秀珍菇每年太空包制作量为 1,500 万包且年产量约为3,750 公吨,较去年 1,400 万包年产量 3,500 公吨,稍微提升,且平均单价提升 2.1 元/公斤,因此产值也由 26,320 万元提升至 29,025 万元。其他菇类如:洋菇、鸿喜菇、白精灵等菇类之调查结果显示,其他菇种之整体产量有明显提升,目前已由 13,000 公吨提升至 14,500 公吨,产值也由 180,000 万元提升至 208,000 万元,其中提升之主要菇种有如白精灵与珊瑚菇,而前几年产量下滑之洋菇则有是逐年提升之情形,而导致此结果之因素可能与洋菇菌种生产者增加使得产品有所提升有关,此外另与台湾地区另外成立一家专职生产鸿喜与雪白菇之厂商有关。食用菇类目前整体之产量约为 133,750 公吨,而产值可达 1,140,890 万元,虽然因为香菇与金针菇产量与产值下降之因素导致较去年整体产值下降,但仍是占蔬菜整体产值中相当重要一环。香菇产业近两年来,减产的趋势并无缓慢甚至停止的迹象,如果在菌种、木屑和温度的条件均未改善下,未来两、三年内单位产量可能持续下跌,而单价势必还会高涨。金针菇产业近几年因受其他菇业的取代效果,产量稍减加上出口不顺,一方面中国大陆国内金针菇产量大增,另外,美、加、中南半岛市场又被韩国攻占,故金针菇在未来两、三年内若能保持目前的状况就算不错。杏鲍菇近几年来产量与价格相对稳定,主要在于杏鲍菇的栽培尚有技术性,未来两、三年内应还会持续稳定。秀珍菇这几年因木霉菌问题,迟迟无法解决,故产量并不稳定加上白精灵菇的部分替代,使得产量下降,未来两、三年产量可能会缓慢下降,但价格应会稳定。木耳两、三年来价格高涨,使得一些菇农增加栽培和转作,因而产量增加,但木耳的虎皮菇病害仍然是单位产量不高的原因之一,故未来两、三年木耳的整体产量因木耳露的带动可望增加,但单位产量则需努力,而价格因产量的增加应不会再涨,趋于稳定。洋菇这几年产量有下降的趋势,温控洋菇因菌种问题产量不好,传统洋菇因栽培业者老化菇舍老旧,现存菇舍不多(台南)故整体栽培条件并不好,未来两、三年若菌种问题能解决,可能产量会稳定否则产量会再往下走,但价格应维持稳定。鸿喜菇、美白菇、白精灵菇,这几年来产量增加,在日本北斗公司电视广告下消费量增加,但售价因产量增加而下滑,这一系列菇较少病害,未来两、三年产量应会增加,但售价可能会往下走台湾地区菇类主要品种及未来三年发展趋势_产业资讯_食用菌新闻_中国食用菌商务网。综合以上分析台湾地区菇业来未来两、三年产量可望增加的有鸿喜、美白、白精灵菇系列与木耳,杏鲍菇和金针菇产量可望稳定发展。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