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柞水县金米村,大棚外覆盖着黑色遮光布,一排排菌袋整齐地悬挂在钢梁之上,片片洁白温润的玉瓣散发着点点荧光——这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团队精心培育种植的玉木耳。
近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揭晓。李玉领衔申报的“食药用菌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该项目针对我国食药用菌产业育种、栽培、加工全产业链进行系统攻关——从无到有打造菌物种业“芯片”,推动菌物种质资源保育创新;从弱到强迭代升级菌物栽培技术,实现农业废弃物高效利用和菌物规模化、工厂化、智能化生产;从小到大发展菌物精深加工业,延伸“食药并举”产业发展链条。
自1978年至今,我国食用菌年产量从5.78万吨飞升至4000万吨,成为名副其实的食用菌大国。
食药用菌产业是我国第五大种植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走进安徽省蒙城县桂光村,一个个集装箱似的物体——智能化菌菇种植室格外醒目。这些菌菇种植室采用物联网技术,可以精准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
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长田介绍,这些种植室可以根据不同的菌菇设计环境参数,实现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高效栽培。
“食用菌从手工生产到运用现代技术进行育种,再到自动化和电气化生产,下一步发展方向就是智能化的智慧菌业。”李玉说。
此次获奖的“食药用菌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项目,在食药用菌育种、栽培、加工等方面进行了多项创新。
在育种方面,李玉带领团队开创了“一区一馆五库”菌物保育技术体系,建成国际领先、年入库量全国最大的食药用菌种质资源库,为世界菌物资源保育提供了中国方案。团队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多个保育区,保留珍贵菌物资源。此外,他们还创建“表型+基因型+功能成分+活性评价”精准育种技术,选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栽新品种42个,成果支撑我国食用菌产量增长2.38倍。
在栽培技术方面,团队率先提出并践行“木腐菌草腐化”理论,使得木腐菌从“吃木”变为“吃草”。生产1吨食用菌干品即可消耗1.33吨秸秆,经济效益提升3.42倍,累计消耗农业废弃物1.24亿吨。团队还开发出了黑木耳全日光间歇弥雾栽培和小孔出耳技术,实现了黑木耳大田“地栽”革命性转变,使得黑木耳种植面积36年跃升1000倍。他们构建的环境和生物精准耦合智能栽培技术体系,突破了地域气候等限制,推进了“南菇北移、北耳南扩”。
在食用菌可食化率方面,团队攻克了食用菌质构重组全株高值化利用技术,创制健康食品136个,使得食用菌可食化率从70%提高到100%。此外,他们还构建活性成分多组学筛选评价技术,创制药用菌新产品46个,通过成果转化为企业增收5.6亿元。
李玉经常把菌物“五不争”挂在嘴边:“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不与其他争资源”。正是这些特点,使得菌物成为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的好选择。
作为食用菌新品种,玉木耳不仅产量高、卖相好,还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一上市便供不应求。曾经地瘠人贫的地方,因此很快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光有技术,种得出来还不行,需要高质高效利用,让大家真正在产业链上赚到钱。”秉承这一理念,李玉团队发力食用菌深加工产品研发,高质利用食用菌,延长产业链,把食用菌加工成如罐头、小吃、冰激凌、超微粉、面膜等各式各样的新产品,形成了全链条产品矩阵,助当地百姓增收致富系统攻关打通食用菌全产业链 研发成果支撑我国食用菌产量增长238倍。
不光是在柞水,云南会泽、浙江庆元、山西临县、安徽金寨、贵州铜仁……几十年来,李玉团队走遍全国40多个县(市),推动建立食用菌技术推广基地超过30个,扶持食用菌龙头企业20余个,年产值超过300亿元。
目前,李玉团队已创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栽新品种42个。其中,玉木耳市场占有率100%,W192双孢菇新品种占农法栽培市场的80%,年产值202亿元。育成品种在项目期内,支撑我国食用菌产值增长3.6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