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辰平台注册|首页
首页|天辰平台注册|首页
四川三农新闻网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24-07-13 03:40   文字:【】【】【

  (周韵 尹翔 文/图)人勤春早,万象“耕”新。眼下,绵竹市34.3万亩水稻育苗工作正陆续展开,各种植大户抢抓农时,积极开展水稻机械化集中育秧工作,给春耕春播按下“加速键”,为全市水稻稳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4月11日,在富新镇贵丰家庭农场里,育秧自动化流水线正在高速运转。伴随着机器的咔嗒声,育秧盘通过育秧设备,一次性完成了铺土、播种、浇水、覆土、出盘等工序。一个个播种均匀的育秧盘制作完成后,工人们再放置到育秧大棚内催芽。农场种植基地里,移栽的秧苗已是绿油油一片,农场主江国平正忙着进行田间管理。“这两天要把控好苗床的湿度,做好病虫害防治,才能确保秧苗长势良好。”江国平告诉记者,与传统的人工育秧相比,通过机械化培育出来的秧苗能有效避开倒春寒、干旱少雨等不良因素,还能大幅缩短育秧时间,节约生产成本,培育出来的秧苗品质更高,真正实现了低耗能、高产出、高效益。2条生产线余亩,不仅能满足附近农户所需,也能为周边镇村种植大户培育秧苗。目前,贵丰家庭农场对外提供社会化面积已达近万亩。孝德镇华瑞种植专业合作社内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育秧流水线上娴熟操作。另一旁,育好的秧盘整齐排放,由叉车统一运送到旁边的大棚中。该合作社主要采用“工厂化”集中育秧,将播种后的育秧盘置于适宜稻种发芽的暗环境下,进行“叠盘”,再用薄膜盖严来克服天气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秧苗生长品质。“水稻种植最大的成本是劳动力,现在我从育秧、插秧、收割等环节都用上机器,种植水稻的成本大大减少。”合作社负责人廖华兵坦言,如今水稻种植实现了全程机械化,让他种粮的底气更足。目前,该合作社种植水稻1700余亩。为了促进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合作社还积极为周边农户提供耕、育、种、收等社会化服务,面积超过3万亩。“往年这个时节,我们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播种育苗,生产成本很高。现在通过向种植大户购买种子、育秧、插秧‘一条龙’服务,不仅省时省力,还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另外,还有技术人员到现场指导,彻底解决了我们的技术之惑。”说起机械化种植带来的好处,当地农户喜笑颜开。为提高水稻育秧的质量和效率,近年来,绵竹市以种粮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为育秧主体,大力推行水稻育秧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工厂化生产,让现代科技助力春耕生产跑出“加速度”。市农业农村局还组织市、镇、村三级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把脉问诊”,现场指导种植户做好大春备耕及田间管理工作,助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刘红 记者  杨琦)高原春耕正当时。4月13日,甘孜州炉霍县各农区乡镇在虾拉沱镇组织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开耕活动,开启了雪域高原“丰收犁”。二牛抬杠开启春耕“第一犁”活动现场,来自炉霍县各乡镇的村民们身穿节日盛装,齐聚走田间,共同迎接这一盛大仪式。他们手捧洁白的哈达,在田间升起的桑烟缭绕中,伴随着吉祥老人的祈福声,迎来了作为“重头戏”的开耕活动。此次活动由三对传统“二牛抬杠”和17台现代农机混合编组进行,现场既古朴又现代。年轻力壮的小伙率先驱赶着耕牛在农田上划出春耕的“第一犁”,妇女们熟练地躬身、撒种,一粒粒青稞种子落在泥土中,大家共同祈愿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与此同时,村民们驾驶着旋耕机、播种机等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开始忙碌的春耕工作。轰隆隆的农机声音,不仅展现了现代化的耕作力量,更抒发了春耕带来的无限喜悦和希望。“把传统的耕作方式与现代的机械化耕作搬到了田间地头,今天让我们感受到了传统与现代农业的魅力。”来自虾拉沱镇色色村的益西卓玛说。活动中,炉霍县还举办了选种、拖拉机耕地技能比赛,各区代表队还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表演,用接地气的方式形象展示了特色鲜明的高原农耕文化。同时,炉霍县鲁川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炉霍县虾拉沱镇热固村村委会、甘孜藏麒特色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和炉霍县仁达乡仁达村村委会、炉霍县密奇奇食品有限公司和炉霍县充古乡德依卓若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代表们分别签订了青稞收购协议。据悉,今年,炉霍县计划落实粮食总播种面积5.5万亩,为确保春耕春播工作顺利进行,将通过良种良法良田配套、农机和农技融合、全程采用机械、采取集中连片等方式,建设青稞良种繁育基地2万亩,开启建设青稞高产示范县的新篇章。(图片由炉霍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郭侨 刘润红 记者 常艰  )4月11日,在晴朗的午后,农机手廖文杰驾驶着玉米播种机来到了眉山市仁寿县青岗乡汤家村的一个小山坡上播种玉米。播种机来回穿梭,一颗颗玉米种子均匀地点播在地里,播种和撒肥一次性完成,一亩地不到半个小时就播种完毕了。据悉,当天廖文杰播种的区域是经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后,集中流转给种粮大户规模化打造的粮食基地。“如果人工播种的话,三个人一天能播种一亩地,人工费用在300至400元左右。”据业主介绍,采用玉米播种机,每亩地的播种成本只有几十元,播种量在4000株以上,不仅大大节约了成本,减少了人工投入,还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行距,合理设置种植密度,有效提升机播质量,提高生产效益。“仁寿县自古就有‘两山一坝七分丘’的地貌特点,全县自西向东依次为低丘平坝、龙泉山脉低山段、仁东丘陵。”该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李超介绍,在丘陵山区,田块“碎片化”现象比较普遍,以前,有的水田即便成片流转,因受地形条件限制,也难以完全拆除各地块间的田埂,农机只能在小块田里作业,还常常需要请人工辅助。廖文杰在播种玉米(潘帅 摄)      为破解丘区农业发展瓶颈,近年来,仁寿县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按照“能排能灌、旱涝保收、宜机作业、稳定高产、生态友好”的建设标准进行田型调整、渠系开挖、布局通道、节水灌溉管网修建等,全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地平整、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电保障、有配套、宜机化……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小型农机顺利“上山”了。小型农机的推广,不仅让丘陵山区耕种的成本降了下来,也让种粮人信心更足,农业机械化真正成为了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抓手和基础支撑。在今年春耕春种时节,为了保证农机的顺利使用,仁寿县提前谋划,积极组织28支农机服务小分队,深入乡村、农机合作社、种粮大户和农户家中,免费对农机、农具进行全面的检查、维护、调试和保养,确保农机具以良好的技术状态,安全、优质、高效地为农业生产服务。下一步,仁寿县还将继续聚焦农业现代化、规模化、标准化,积极推广各类高效智能农机装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质量,提高劳动效率和土地利用率,不断推进“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同时,开展农机技术服务培训、农业基础设施宜机化改造,推动实现小型农机用得上、用得好,助力粮食产业丰收。

  (记者 兰楠 攀枝花观察 湛璐霜)4月11日凌晨4点,攀枝花市米易县白马镇黄草村的果林里亮起点点灯光。赶在太阳出来前,樱桃种植户要加班加点采摘樱桃。上午9点,经过精挑细选,一颗颗不破皮、无疤痕、不发软的樱桃,被打包装上冷链车。很快,它们就能出现在成都、昆明等地的餐桌上,出现在上海、深圳等地商超的货架中。在黄草村,村民感慨最多的就是“现在土地管钱咯”。种植户张毅说,他家有700多棵樱桃树挂果,按每棵树采收20斤、收购价每斤30元左右计算,收入就能达到40余万元。据悉,去年米易县黄草樱桃产值超2.1亿元。全链条、全年段、全地域持续打造现代特色农业体系,是米易县助农增收的一大秘诀。数据显示,米易的农民收入增速已连续11年超过城镇居民,2023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2.3个百分点。在米易县白马镇黄草村的盒马鲜生樱桃收购点,工人忙着分选樱桃。 吴植根 摄全链条进化 从树梢到舌尖都有保障4月11日中午,米易县白马镇,来自云南某水果供应链平台企业的采购人员罗勇与全国各地的采购人员交流着当天的樱桃收购信息。“4月1日我就来米易了,到目前已经收购樱桃超9000斤,发往我们在云南的300余家门店。”罗勇说。年平均气温20℃,无霜期可达300天以上,年日照时长达2500小时……独特的自然禀赋为米易樱桃打下了品质基础。“但面对不断变化的消费趋势,米易仍需全面布局。”米易县相关负责人表示,要摆脱供需不平衡带来的“果贱伤农”困境,农业需要对接终端消费市场,让田间与市场之间建立起数字化的产供销体系,以需定产。以需定产的探索一直在进行。6年前,零售商超盒马鲜生就在黄草村建立了直采基地,但皮薄肉嫩、颗颗爆浆的小樱桃长途运输极易损耗,难保品质。几年来,当地逐步探索出一套采摘标准,如赶在太阳照射前采摘、保留2到3厘米的果柄、分拣前置到田……将中华小樱桃的损耗从15%降到了3%。同时,黄草村还加大新品种“玛瑙红”的种植,这一品种皮更厚,更耐储存。黄草村党总支书记鲁齐林说,当地还积极打造“黄草樱桃”品牌,联合村集体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公司,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探索成果逐步铺开,如今,米易县已经与盒马鲜生签订合作协议,成为全国第3个、西南地区首个“盒马县”。除了盒马鲜生外,当地还与全国多家商超形成稳定的供应关系,通过向种植户反馈消费者的需求,促进当地农业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等全产业链系统性进化。记者注意到,樱桃在装箱前,农户都会拿出一个测糖仪进行甜度检测。张毅解释说:“很多商超都要求收购的樱桃甜度在15度以上。”全年段覆盖 村民增收不断档普威镇也是米易县樱桃的主要产区。当天,在普威镇独树村白家庄家庭农场内,工人正忙着分拣装箱,29岁的农场负责人白世成就坐在旁边,通过电商平台直播销售樱桃,“每天能够销售樱桃2000至3000件。”2016年,白世成回到家乡干起了家庭农场。“后来发现,每年樱桃采摘就两个月,我们村上几个年轻人一商量,就搞起了农家乐。盛花期我家的农家乐一天能接待30至40人。”如何做好“春日赏花经济”,同样是当地政府思考的课题。今年3月,普威镇万亩樱花、桃花、梨花相继盛开,2024年“阳光米易·精彩十二月”之赏花节活动也在此举办。集生态、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特色旅游节庆活动,吸引大量游客,带火了当地的餐饮店、农家乐、民宿等。赏花节期间,经营农家乐的新舟村村民袁华件一家人忙得热火朝天。袁华件说:“每天来吃饭的游客有10桌左右,有一些外地游客直接住上一个星期蹲点赏花。”今年赏花节活动,带动“云”赏花和线余万元。让增收“可持续”,米易还有很多“招式”。独树村村民马天荣让记者看他培育的续断苗:“等樱桃采收结束,就可以将其移栽到樱桃林下。”续断是一味中药材,每年5月左右移栽,下一年的1月左右收获,这正是樱桃林的“空档期”,“续断的收购价格是每斤9至10元,每亩樱桃林下能采收1000多斤,一年一亩地就能增收1万元左右。”从樱花经济,到樱桃采收,再到林下经济——通过全年不断档的复合发展模式,当地乡村振兴的路越走越畅通。全地域打造 实现一村一品一特色在米易,网红水果不只是樱桃,芒果、枇杷、雪梨、释迦等水果的名声也响当当。众多“出圈”农产品背后,是米易下的一盘农文旅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大棋”。位于安宁河沿线的米易现代农业发展较早,是首批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县、全国蔬菜重点县,也是高水平建设“天府第二粮仓”的中坚力量之一。走特色发展之路,米易统筹推进一村一品一特色,实现乡村特色产业集聚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新山傈僳族乡中山村是有名的芒果村,该村党支部书记李国田说,“散发芒果快递费用高、货损也大。一村一品带来的规模化生产,让我们在物流渠道面前有了议价谈判的底气,一箱10斤重的芒果快递费从10多元降至7—8元。”今年,张毅砍掉了家中100棵25年树龄的老樱桃树,尝试种植新品种红灯樱桃;在草场镇顶针村,不少村民搞起了有机枇杷。“这是有信心的表现。”村党总支书记李祥华坦言,无论是品种换新还是发展有机,都需要不小的投入,是一村一品品牌效应带来的稳定订单,让村民吃了定心丸。以“阳光”为卖点打造果蔬之城,2023年米易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41.68亿元;水果产量21.35万吨,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7.1%。今年,米易将围绕加快打造“天府第二粮仓”核心基地,不断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打造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持续扩大特色农产品品牌影响力,以特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记者 张蒙)“种子、肥料和土都放置好,设备就可以启动了。”4月13日7时30分,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种粮大户王元威准时来到一心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育秧工厂内,检查好物料后,打开生产线电闸,一天忙碌的水稻育秧播种工作正式开始。2022年6月,习总书记在四川视察时强调,“要严守耕地红线,保护好这片产粮宝地,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2023年7月,习总书记在四川视察时强调,“要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加强良种和良田的配套,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牢记嘱托,四川拼搏实干。眼下,正是春耕时节。作为四川最大的水稻中试基地,永丰村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忙碌景象。记者走进田间地头,探访永丰村在农业生产和村集体经济等方面发生的新变化。鸟瞰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的育秧田,村民正在运送育秧盘。 侯建明 摄(C视觉)机械化生产尽显科技范在育秧工厂内,育秧设备“马力全开”,机械运转轰鸣声不断。这是永丰村今年最新投用的全自动水稻育秧流水线。一个个空秧盘送上传送带,播种、覆土。感应到育秧盘到来,机器人的机械臂夹起秧盘整齐地码放成摞。自动化育秧流程,尽显科技范。“今年投资30余万元安装了自动化育秧流水线和码盘机械臂,大幅提升了育秧播种效率。”王元威以码盘机械臂举例,过去需要二三名工人轮流码盘,现在无需人工且效率翻倍。按目前生产效率,该育秧流水线亩左右水稻。今年总体计划生产育秧盘约20万盘,总计可满足1万亩以上农田的秧苗需求。自动化生产不只是节省劳动力和种植成本。王元威的儿子、眉山市东坡区涵雨粮油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海聪介绍,流水线作业“产出”的秧苗,具有立苗快、不漂秧、分蘖快等特点,秧苗整体质量相对稳定。同时,标准化的秧盘更加适合插秧机栽插,大幅缩短插秧时间。谈线个育秧盘垒放整齐。垒放好的秧盘,再由叉车运送至密室暗化催芽。种子将在密室里度过“舒适”的3—5天时间。记者跟随叉车来到密室,能看到昏暗的仓库内摆放着万盘等待发芽的秧盘。“俗话说,秧好一半禾,传统育秧,可离不开人看管。”现场操作员说,过去需要查看温度、湿度,随时翻动谷堆,如果温度过高,就会造成“烧芽”。如今,采用密室暗化催芽,让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可达到95%以上的发芽率。在高标准农田边,轨道延伸至田中间,这是永丰村首次使用的秧盘输送机。通过轨道运输,仅田间秧盘运送、摆放环节,就比以前节省2/3的人工。今年,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教授马均团队在永丰村中试80个水稻品种,数量为近年新高。其中,新品种60个,上一年度中试表现优异品种19个,已推广且表现良好的参照系品种1个。集体经济目标实现倍增水稻育秧火热进行时,一群小学生和家长来到永丰村开展活动。这是永丰村今年新推出的春耕研学活动。在共享田园,学生和家长戴好草帽、挽起裤脚,走进田间动手劳作,感受春耕。“和孩子一起参加春耕研学活动,不仅增进了亲子感情,还能在实践中学习农业知识,让孩子知道粮食来之不易。”家长袁思露说,活动中还将参观永丰村村史馆。村史馆的展陈,将让孩子进一步了解农业发展历程。“研学活动是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永丰村集体公司副总经理吕莹说,随着综合服务中心“丰收里”项目的投用,村里的接待能力和服务保障能力明显提升,不少人慕名而来参加研学活动。今年永丰村丰富了研学内容,推出“四时农耕”“高新农业”两个研学主题。依托永丰村农业这一优势产业,延伸服务内容、延长研学周期,覆盖更多研学人群。永丰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点落在扩展新产品、拓展新业态上。在永丰村驻村张锐看来,研学活动让更多人走进来,而永丰村也要“走出去”。“走出去,特色产品是最好的载体,让‘永丰好物’进入更多人的视野。”张锐介绍,除了“永丰大米”,他们还推出永丰米露、米花糖、手工水豆豉三款特色产品。目前,永丰米露、东坡小稻蛙产品已在东坡区的300家餐饮门店上架销售,“永丰特产还参与了20余场巡展活动,得到了市民的认可。”“我们今年的目标是,永丰村集体经济收益实现倍增。”张锐说,今年6月,永丰村还将推出新品,围绕大米深加工和传统老味道,生产与永丰村关联的特色产品。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金泉这个春季,仪陇县双胜镇新民村柑橘种植业主高科林的烦恼减少了,曾经令他忧心的柑橘园杂草丛生问题,被新植不久的绿肥抑住了大部分。原来,他在南充市先发带后发结对帮扶仪陇工作队的帮助和指导下,正积极示范果园的“绿肥+”模式,以抑制杂草、改良地力、提升果品质量。2022年8月,高科林从一个业主手中接手了700多亩的柑橘园,园子里种有耙耙柑、爱媛等经济效益较好的晚熟柑橘。然而,这个园子此前却疏于管理。高科林记忆犹新地说:“当时,园子里到处是杂草,树子都快死了!”在接近一年的时间内,高科林都为果园的杂草问题一筹莫展。去年7月后,高科林的果园迎来了生机。南充市农业科学院土肥与资源环境所科研人员周泽弘参加了南充市先发带后发结对帮扶仪陇工作队,他了解到高科林的情况后,积极向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南充综合试验站和四川省特色经作创新团队果园绿肥岗位争取了项目资金,购买了1000公斤光叶紫花苕、山黧豆等绿肥种子送给高科林,指导其示范“绿肥+”模式。“业主在去年9月拿出200亩柑橘园示范种植了绿肥。”周泽弘说,“为了确保示范成功,我们还为业主提供了配套的果园绿肥轻简高效种植生产、果园绿肥水肥一体化管理、果园绿肥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柑橘管护也更加科学规范。”渐渐地,示范园的绿肥完全压制住了杂草的长势,高科林更加有了信心。于是,在帮扶工作队的指导下,他在新建的李子园也种上了绿肥。这个春季,他示范园里种植的光叶紫花苕、山黧豆长势喜人,光叶紫花苕盛开着满天星一样的紫花,山黧豆已相继结荚。高科林说:“现在已经基本没有杂草了。”“绿肥不仅能以草治草,免去化学除草,节约了劳动力成本,而且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微量元素,进而使水果的风味更好。”南充市先发带后发结对帮扶仪陇工作队领队张鑫表示,“下一步,帮扶工作队将统筹各项项目资金,在仪陇数十万亩柑橘、花椒、桃、李等园区,推广‘绿肥+’模式,真正实现以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目标。”

  (四川农村日报讯 罗懿)4月11日,资阳市雁江区举行“乐享春光蜜柑花开”全媒体采风活动。采风团先后来到丰裕镇半月村、同意村、高洞园区进行走访。近年来,雁江区大力推进柑橘品质提质增效工程,组建了区柑橘产业发展中心筹备组,在6个镇试点、推动新品种完成嫁接1500亩;积极拓展对外合作,与丹棱县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不断加强产业配套完善,出口备案基地增至8770亩,水果加工包装厂2家,在祥符镇桃树村建立助农直播电商中心;同时,加大品牌推广,制定宣传方案,推出种植教学,利用外立面、户外大屏、楼宇广告等持续刊播雁江蜜柑宣传标语,不断创响“雁江蜜柑”品牌。采风团用心听,用笔记,用全媒体方式全面展现当前雁江区柑橘甜美飘香的画面,营造发展特色水果产业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浓厚社会氛围。乡村振兴,文艺助力。此次采风活动的举办对于提升雁江在全省、全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全面展现雁江区柑橘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将为雁江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灿红) 根据四川省气象局监测,4月10日以来,四川盆地以晴间多云天气为主,气温明显回升,较历史同期偏高5~7℃,大部地方日最高气温超过30℃。4月15日,记者从四川省气象局获悉,15日晚到16日有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17日到19日有一次明显的降雨降温天气。强对流天气具有“突发性高、生命史短,范围小、局地性强,天气剧烈、破坏力大、极易致灾,预报难度大、预警提前量小”等特点,气象部门提醒公众需保持高度警惕,密切关注官方发布的天气信息,特别是对灾害类天气的预警信号需给予特别重视。根据四川省气象局预测,15日傍晚至19日,盆地有一次明显的降温降雨天气过程。17日晚上至19日,盆地大部有中到大雨,东北部、南部的局部地方有暴雨;冷空气影响后盆地日平均气温累计将下降6~8℃。随着大气中不稳定能量增强,预计17日晚上至19日,受强降雨影响部分地方发生地质灾害风险较高。据此,四川省气象局建议,一是盆地农区要加强田间管理,防范强对流天气对小麦、油菜等农作物带来的危害。二是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强降雨可能引发的滑坡、垮塌、山洪等气象次生灾害带来的危害。三是抓住有利时机做好蓄水工作,为后期农业生产用水、能源保供提供保障。注意疏通沟渠,积极做好排湿降渍工作,为旱地作物创造较好的生长环境。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灿红4月15日中午,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一心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培训室内,年轻的农机手们正围着一台新型插秧机,交流操作技巧。合作社负责人王元威介绍:“这是今年引进的一台自走式插秧机,可以实现无人驾驶,现在抓紧时间让机手熟悉新机器,为马上到来的插秧工作做准备。”进入春耕以来,作为四川最大的水稻新品种新技术中试基地,永丰村处处可见农忙景象。眼下,永丰村的育秧田里,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马均团队播下的70个水稻新品种,秧苗正茁壮成长。不远处的一百多亩田块,是新品种的大田生长的苗床,年初刚完成升级改造,等待新品种的秧苗“入住”。4月初,马钧(左二)在永丰村查看新品种秧苗长势。抢时间、提效率新设备拼出增产加速度在永丰村水稻中试基地,育秧工作有序进行。育秧田上,一套全新的秧盘传送带正投入使用。一盘盘经暗化催芽的秧盘被传送带运到田间,工人们则娴熟地把它们整齐码好、下田。“目前已经生产了14万盘育秧盘,预计可播种水稻7000多亩。预计育秧工作还要持续一周左右,插秧工作正在同步准备中。”王元威说,全自动水稻育秧流水线投入使用后,效率更高了,“现在一个人可以当三个人来用。”从水稻种子落地开始,围绕水稻田间管理的农事操作就分秒必争。王元威表示,新设备的引入,除了能省人工、节省成本外,还能在紧凑的农时中“抢”出时间,保证在最佳的播种时间完成水稻播种,进而为水稻后续生长奠定更好的生长条件。根据今年的生产需要,永丰村引进一台自走式插秧机。“与传统插秧机相比,这台自走式插秧机多了一个辅助系统,科技含量更高。”王元威介绍,传统插秧机需要两个人操作,一人负责驾驶、一人负责放秧盘,新型插秧机可以实现无人驾驶,只需要一人操控。育秧田中,70个水稻新品种的秧苗正在阳光下微微摆动。一周前,随着气温回升,原本覆盖在育秧床上的无纺布已被揭开。“目前秧苗长势很好,再过两天,第一批秧苗就可以移栽了。”王元威说。改田块、筛品种新基地新品种拼高产今年,马均团队筛选了70个新品种参加水稻中试。“原计划是选80多个品种,在进一步优中选优后,又淘汰了10多个未通过审定的品种,最终定下来70个苗头品种。”马均介绍。与往年相比,新品种数量有所下降,但质量却在提升。那么,今年的70个新品种具备哪些特点?“在筛选时,高产、优质、宜机化是最重要的三个指标,其中产量考核放在第一位。”马均表示,今年的水稻中试,要为四川的单产提升行动选出更高产的优质品种。如何让秧苗更好地生长?据悉,今年永丰村针对水稻新品种新技术中试要求,对100多亩试验田进行了改造提升。东坡区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高标准农田基础上,我们重点在田块的大小和地力提升上做了改造,进一步平整土地,提升地力,将田块由大改小,每个品种占地1亩多。”“改造后,尽可能让每一块田的条件一致,这样能更好地观察不同品种的生长差异,得到更为科学的实验数据。”马均说。为什么要中试?有数据显示,科技成果经过中试,产业化成功率可达80%;而未经中试,产业化成功率只有30%。可以说中试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要环节,对于降低科技研发成本,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水稻中试,是新品种走向大规模生产推广前,最后一次权威认证。在水稻中试中脱颖而出的新品种,将有机会进入更广阔的沃野,成为“天府粮仓”新单产的硬核担当。

  四川三农新闻网达州讯(通讯员孙谦李彦)2024年4月15日,达州市达川区农牧行业工会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区农业农村局召开,69名农牧行业工会会员代表参加会议。图为:会议现场会议介绍了筹备成立达州市达川区农牧行业工会联合会相关情况;表决通过了大会《选举办法》(草案)、监票员及计票员建议名单;选举产生了达州市达川区农牧行业工会联合会第一届工会委员会委员和经费审查委员会委员,并分别召开了第一届工会委员会和经费审查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工会委员会主席及副主席、经审委主任和副主任;同时,由第一届工会委员会提名,组成了区农牧行业工会联合会第一届女职工委员会,并选举了女工委主任、副主任。大会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图为:会议现场会上,达州市达川区总工会经审委主任刘昌永对达州市达川区农牧行业工会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筹备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对大会的成功召开表示祝贺。他希望,新选举产生的第一届农牧行业工会联合会班子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实现好维护好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作为工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满腔热情地为职工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让工会真正成为职工的温馨之家。图为:区总工会经审委主任刘昌永讲话新当选的第一届工会委员会主席庞厚军作了热情洋溢的发言。他表示,全区农牧行业肩负着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等新的艰巨任务,新一届农牧行业工会联合会班子将不辱使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区总工会及局党组的领导下,紧扣区委、区政府“双争双创”大比拼活动部署,团结带领农牧行业干部职工与时俱进、克难攻坚、苦干实干,为建设“老家达县·宜美达川”贡献农牧工会力量。图为:新当选的第一届工会委员会主席庞厚军讲话区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黎中华,区委农办专职副主任代炳红等出席了会议。

  四川三农新闻网广安讯(通讯员 邱海鹰)谷雨将至,积极投入“天府粮仓”建设、守护粮食安全的四川省广安市的农民,经过蓄水保水,不仅让春耕的农田水源充足,便于及时栽插秧苗,而且星罗棋布、线条优美、水平如镜的“囤水田”,犹如一幅幅天然的水彩画,把四月的乡村点缀得格外美丽祥和。当地农民奔忙田间,开始栽插秧苗,力争粮食取得好收成。4月14日,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观塘镇莲花村星罗棋布、线条优美、水平如镜的“囤水田”和鳞次栉比的民居,在朝阳和淡淡的晨雾映衬下犹如一幅天然的水彩画(无人机照片)。4月13日,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临溪镇龙摊子村星罗棋布、线条优美、水平如镜的“囤水田”,在蓝天白云映衬下犹如一幅天然的水彩画(无人机照片)。2024年4月13日,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临溪镇龙摊子村的农民,在星罗棋布、线条优美、水平如镜的“囤水田”栽插秧苗(无人机照片)。

  四川三农新闻网绵阳讯(通讯员 何齐斌)三台县是国家级油菜制种大县,2024年全县油菜制种面积约2.6万亩。为提高杂交油菜种子生产质量,确保种业安全,近期,三台县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辖区内17家油菜制种企业的制种基地进行了全面检查,重点检查基地隔离条件、父母本除杂情况等是否符合要求。经检查,制种企业都能规范操作,田间隔离、除杂工作落实到位,杂株率均未超过0.2%。在检查过程中对发现的个别制种区内存在少量十字花科蔬菜与制种油菜花期相遇问题,技术人员要求企业当场整改,为保障全县制种油菜生产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记者 李锐)3月中旬,春风拂过大渡河畔,素有“中国雪梨之乡”的四川省金川县上百万株梨花怒放,万亩梨海,百里白蕊。记者从庆宁乡的梨花大道行驶在庆松路上,沿着色尔木山盘旋到达了海拔2800米的松坪观景台,只见整个大金川河谷似茫茫雪海、银装素裹,各地游客及众多摄影爱好者在这里观赏、拍摄雪域高原的梨花奇景,领略“万顷梨园香雪海”的壮美风光。“1985年,从庆宁村上山到松坪村是一条路面很窄的土路,2012年将土路改造成水泥路。到了2022年,庆松路被列为‘四好农村路’示范点,7.8公里的庆松路由水泥路提升为沥青路,并且将路面拓宽,增设了错车道,缩短了村落之间的距离感。”庆宁乡乡长刘筱说。近年来,金川县坚持以“打通断头路、发展旅游路、支持产业路、建设扶贫路、提升乡村路、形成网络路”为总体要求,坚持“建设与养护并重、修路与兴业并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行”的建设理念,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快构建“一横一纵、两环相扣”交通网络体系。金川县交通运输局局长马麟告诉记者,金川县本着“一路一特色、一路一文化、一路一景观、一路一产业”的发展思路,坚持“农村道路+”模式,不断提升拓面道路运营效益,让更多农牧民直接受益。358公里的旅游路、产业路全面延伸到果园、牧区和田间地头,串联8万亩特色产业基地,有效带动特色种养业、资源开发、农村电商等产业发展。同时,依托现有农村公路网络,打造“梨花大道”“梨园环线”等乡村文旅路,将农村公路景观打造与“三乡一镇连两河”乡村振兴示范试点绿化美化工程同步实施,让公路融入乡村环境。“梨花节”“雪梨采摘节”等系列活动,也让乡村旅游知名度不断提升。路好了,人来了,庆宁乡庆宁村夏泽兵的农家乐也红火起来了。穿过一片高大的雪梨林,记者看见夏泽兵正忙着打扫卫生准备迎接游客的到来。“过去路面破损严重,车进不来,好景也难赏。”夏泽兵告诉记者,这几年道路不仅变得平顺宽敞,也串起了沿线景点,来这里观光旅游的人翻了好几倍。刘筱介绍,庆松路的提升改造,为庆宁乡的发展带来了三个好处:闲置的松坪村活动室改造成农家乐,盘活了村集体资产;在松坪观景台的荒山投资400多万元打造民宿群,增加集体收入;游客增多,带动了沿线农产品的销售,增加了农民收入。截至目前,金川县公路网总里程达1493.643公里,行政村通村公路硬化率100%,行政村通农村客运率100%。这张铺陈在金川大地的公路网,将一个个乡村紧密串联,成为助力产业发展的风景路、致富路、幸福路。

  (记者 唐旭)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通报表扬2023年度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的通知》,对北京市房山区十渡镇等99个措施有力、成效突出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含县级乡镇、街道、团场)予以通报表扬。《通知》指出,5年多来各地采取有效措施、扎实组织推进村庄清洁行动,村庄环境基本实现干净整洁有序,村容村貌持续改善,村庄清洁行动成为组织农民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也是花小钱办好事的关键载体。《通知》强调,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要协调会同有关部门,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聚焦“清洁乡村、净美家园”主题,拓展深化行动内容,广泛动员农民群众,着眼常态化长效化,扎实有序推进2024年村庄清洁行动,持续改善村容村貌,带动农村人居环境面上提升。《通知》要求,深入推进村庄清洁行动着力围绕四个突出。一是突出节俭节约便捷管用。因地制宜确定差异化目标任务,不搞“一刀切”,从清洁农户庭院内外环境入手,在面上清洁基础上拓展提升,逐步实现美丽宜居。二是突出激发农民内生动力。注重发挥榜样示范、典型引路和共青团、妇联、少先队等帮带促动作用,开展清洁村庄健康生活科普宣传,引导农民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三是突出健全常态长效机制。完善日常清洁规范,探索发展环境卫生等农村生活性服务业。健全“门前三包”等制度,持续巩固村庄清洁成果。四是突出生产生活生态联动。将村庄清洁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乡村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等有机结合,打通美丽环境向美丽经济、美好生活的转化通道,实现环境清洁与乡风文明互促共进。

  (熊俊宇 记者 李全民)“路打通了,终于通车了,再也不用肩挑背扛走路进城了,从此告别了‘泥腿子’,也不用操心安全问题,家里种啥养啥很快就能拉出去,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好项目,让我们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旺苍县张华镇2023年省级财政以工代赈任务项目建成通车时,村民们交口称赞。近年来,旺苍县把以工代赈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之一,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增强了乡村振兴的整体信心和内生动力。旺苍县地处川东北地区,是川陕革命老区、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原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张华镇位于旺苍县南部山区,近年来,张华镇连续遭受暴雨洪灾袭击,通往外界的交通线多处路基冲毁、下陷、裂缝,路面断裂,涵洞及挡护工程被毁,严重影响了当地群众生产生活。为彻底消除当地群众出行安全隐患和经济发展难题,张华镇积极发挥以工代赈“赈”的作用,加快补齐交通设施短板,张华镇2023年省级财政以工代赈任务项目规划在岐山村实施,项目建设区域覆盖岐山村13个社和岐山村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项目计划改(扩)建村社道路4.94公里,其中:扩建村社道路4.15公里,改建村社道路0.79公里,率先打通了岐山村至枣林村这一重要连接道路,铺就了一条通往小康的致富路。以工代赈是政府投资建设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工程,由项目所在地农村劳动力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以此取代直接赈济的一项扶持政策。据了解,该项目按照“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劳务报酬发放+就业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设置”模式,采取村民自建的方式予以实施。项目区115名群众参与项目建设,务工群众共发放劳务报酬80.812万元。不仅解决了当地部分老百姓就地务工的问题,增加了老百姓的收入,同时还解决了百姓出行困难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张华镇乡村振兴新面貌。为实施好以工代赈项目,旺苍县高度重视,前期组织相关单位认真学习了以工代赈方式实施项目的程序和规范,组织全县乡镇长对以工代赈的要求和规范进行了培训,县发展改革局梳理政策要义,珍惜每一个争取项目、按照“一个项目、一名县级领导、一个主抓班子、一名专职人员、一套考核办法”模式,层层压实主体责任、监管责任和属地责任,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全力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实际困难,确保项目按期高质量完工。下一步,旺苍县还将继续发挥以工代赈促进作用,凝聚乡村振兴合力,不断铺就乡村振兴的“致富路”。

  (刘晓东 胡莎莎 记者 刘佳慧 文/图)眼下,虽还未到小龙虾集中上市的时节,但在绵阳市梓潼县卧龙镇拦河村,小龙虾迎来了第一波丰收,“赶早”抢占市场。4月11日,在该村小龙虾养殖户阎成果的虾塘里,工人们穿着下水裤,正忙着收获今年第一批小龙虾。在工人们熟练的操作下,虾网一步步被收拢,一只只生龙活虎、体型硕大的小龙虾顺势落入盆内,引来田埂上围观的村民跑来拍照。“相比往年,今年这批小龙虾提前了十多天。”阎成果介绍,大学毕业后,他就回乡创业开始小龙虾养殖,在卧龙镇养殖有20多亩,其他乡镇养殖有80多亩。据了解,小龙虾在早春时节成熟,虾肉紧实、口感鲜美。“小龙虾是上市越早卖得越贵,今年的行情也比去年更好。”阎成果说,他的小龙虾销路不愁,县城有专门的收购网点,销往绵阳及周边城市。“批发的价钱还是满意的,现在小龙虾的大虾是32元,中虾也能达到25元。”“全年产量预计能达三四万斤,收入也有三四十万元。”阎成果对小龙虾产生的效益很是满意,越做越有信心。不仅如此,随着小龙虾盛产期即将来临,他还提供季节性岗位,带动周边村民务工增收。据悉,近年来,梓潼县大力发展池塘养虾,稻田养虾产业,不断探索小龙虾产业链的延伸,除了传统的捕捞和垂钓,农家乐、民宿等产业也逐步兴起,围绕着吃、住、行、游等环节,以小龙虾为核心积极打造特色品牌IP,着力壮大农旅产业,以产业高质量发展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4月11日,在自贡市沿滩区沿滩镇田铺村5组的农田里,前期播种的向日葵已陆续钻出地面。田垄间,几位村民正忙着破膜浇水。沿滩镇通过统一种植,把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减少成本的同时还能提高育苗成活率。周围的村民也可以在这里做一些日常管护,真正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据悉,本次共培育了5亩的向日葵苗,将在一周之后移栽到复合绿道周围,预计将形成400亩左右向日葵观赏带,并在6月左右成熟。届时,蓝天白云下,绿油油的硕大葵花叶与金灿灿的葵花朵相映成趣,微风拂过,淡花飘香,游客可以在花海中漫步、驻足、观赏、拍照,在美丽的自然中惬意徜徉。今年以来,沿滩镇不断夯实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探索“四季花田·四季果园”模式,以花为媒、以节促旅,推动“花经济”开花结果,持续激活文旅经济,千方百计地满足群众文旅需求。下一步,沿滩镇将以“农业+旅游”为抓手,立足釜溪河复合绿道生态优势,着力打造有产业支撑、有旅游品位、有乡土风味、有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旅游胜地。(供稿:沿滩区委宣传部)

  “你好,我是资阳市民余鹏,目前在丹棱县务工,今天想来看看租房信息。”“好的,目前我们这里有150条房屋租赁信息,您慢慢挑选!”4月11日,丹棱县齐乐镇新桥社区农民工综合服务站,来自资阳市的务工人员余鹏在站点工作人员帮助下,短短半小时就在务工地附近选到了自己心仪的房屋,解决了自己的后顾之忧。在新桥社区农民工综合服务站,余鹏找到心仪的住房“要不是社区服务站的帮助,我孩子入学的大难题还不知道该怎么解决。”2023年初,眼看着入学季来临,因为孩子的学籍在上海市无法跟随自己就地入学,从广汉市到丹棱经开区务工的田川急得焦头烂额。新桥社区农民工综合服务站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立即联系齐乐镇、丹棱县教体局和学校相关负责人,通过多方多次协调,田川的孩子顺利在丹棱县齐乐镇小学校入学。回想起这件事,田川感慨地告诉笔者,孩子入学难题一解决,心里的石头落了地,终于可以安心上班。新桥社区是丹棱经开区所在地,是产业工人聚居区,居住在该社区的各地农民工达1100余人,如何为他们服好务,是当地基层治理的重要课题。群众在农民工综合服务站咨询就业政策2023年1月,丹棱县首批农民工综合服务站挂牌成立,新桥社区就是其中之一。成立一年多来,新桥社区农民工综合服务站累计服务农民工3000余人次,发布就业信息、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生活服务、矛盾纠纷调解等数千余次。随着丹棱县文旅事业蓬勃发展,作为该县文旅融合发展的一块金字招牌——幸福古村也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一批以工代赈和参照以工代赈方式运作的项目落户村上,幸福村农民工综合服务站应运而生,承担起了发布用工信息、组织用工人员、培训劳务技能等职能。“今年,通过村上的农民工综合服务站介绍,我在家门口就能务工,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前不久,丹棱县顺龙乡五保户李光连领到了今年第三笔劳务收入,数着刚从银行取出的崭新钞票,李光连很是开心。在幸福古村,群众实现家门口务工随着该村十余个项目的顺利实施,村容村貌显著改善,产业基础不断夯实,群众幸福感不断增强。仅2024年以来,幸福村农民工综合服务站就发布用工信息15次、组织群众就地就业上千人次、人均增收一万元以上。在农民工综合服务站,政务服务、生活服务、金融服务和邮政服务是每一个站点的基本职能职责。除此之外,各村(社区)还结合实际,发展出各具特色的服务功能,形成“4+X”的功能定位。共享菜园就是新桥社区农民工综合服务站探索出的第“X”种服务品牌。在新桥社区,一大片共享菜地被整齐地划分为43小块,莴笋、莲花白、辣椒、番茄等时令蔬菜长势喜人。4月11日一大早,来自丹棱县张场镇的务工人员张茜来到自己承租的20平米“自留地”开始劳作,这里不但是自家的蔬菜供给处,也是自己亲子娱乐和放松身心的好去处。新桥社区里的共享菜园“这片共享菜园为我们提供了不小的生活便利,一年仅需花费一百多元钱,就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菜园子’,吃上自己种的新鲜蔬菜。”张茜说道。近年来,丹棱县加快开展“一村(社区)一站”建设,通过整合村级农民工政务服务内容和村(社区)邮政、电信、金融服务点等现有资源,建立起功能强大的综合服务站点,农民工在此不仅可以享受到高质量的就业创业技能培训、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活动,还可以了解学习各类政策信息。截至今年3月底,该县50个村(社区)全部完成站点建设,天辰手机app怎么安装?并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71名,累计提供政务服务6790人次、金融服务844人次、邮政服务3764人次、生活服务等19510人次,累计解决各类问题难题150余件。曾经,就业政策、用工信息、房源信息、务工人员子女就学政策等事务让务工人员“跑断腿、问破嘴”,而如今在小小的一个农民工综合服务站就可以一网打尽、一窗办理,这里成为广大务工人员的温馨“娘家”。“今年,我们将以加强站点运营管理和争先创优为重点,提升站点服务能力,切实发挥综合服务站在做好农民工服务保障和助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把服务保障工作做到农民工心坎上。”丹棱县劳务开发暨农民工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汪佩玲介绍。(供稿:丹棱县委宣传部 程欢悦)

  又到一年春耕季,4月的洪雅,千里沃野满花香,万亩良田见农忙。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洪雅县围绕“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总体目标,通过加快推进中型灌区改造建设,加强渠系治理、维修养护等有力措施,扎实开展春灌保供工作,为夺取粮食丰收年保驾护航。花溪渠春灌近日,在柳新渠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施工现场,数名工人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施工作业,施工单位负责人黄秋说:“我们组织了精干队伍,对工期进行了详细计划,确保工程保质保量如期完成”。在另一处施工现场,几名工人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防汛抢险道路的施工。“正在新建的道路不仅为我们渠道防汛抢险和日常管护提供了便利,同时也极大地改善了渠道周边居住村民的交通条件,当地村民非常支持”。项目业主柳新渠服务站站长陈钢介绍道。柳新渠灌区工程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为柳江镇、原花溪镇、东岳镇绝大部分灌面提供灌溉用水,骨干渠系带病运行多年,安全隐患重重,严重影响着工程安全运行和综合效益的发挥,制约着灌区高质量发展。2023年9月,柳新渠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4944余万元,将于2024年12月全面竣工,截至目前,完成工程总进度约60%。建成后,不仅能新增节水能力,配建的智能信息化系统还能对水量进行精准调控,让每一渠清水都能流到需要的田间地头。“为更好地保障春灌用水,全县围绕‘早、抢、保’”三字诀,提前部署,投入50万元资金,组织部分受益群众和必要的机械力量,对现有4个中型灌区渠道及其附属设施进行维修养护,全力保障春耕生产供水畅通。”该县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洪雅春灌供水已陆续拉开帷幕,据了解,已供水总量约800万立方米,解决了1万余亩农作物灌溉用水。下一步,洪雅县将加强灌区供水量调度,做好用水时段和流量分配,做好应急供水准备,确保不误农时,适时栽种,让汩汩春水继续润泽洪州。(供稿:洪雅县委宣传部 张勇)

  ( 鄢怀林 记者 侯东 文/图)春风拂过,绿意环绕的青川县木鱼镇红旗现代农业园区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段木黑木耳种植基地更是生机盎然,一簇簇肥嫩的段木黑木耳正沐浴在阳光下,今春“头茬”黑木耳迎来了采摘季。青川是中国“食用菌之乡”。4月12日,记者走进青川县木鱼镇红旗现代农业园区段木黑木耳种植基地,看到一排排木耳段木整齐排列着,段木上一簇簇黑木耳和采摘工人挥舞着的双手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丰收图”。采摘黑木耳“基地占地面积30亩,共种植了150000根段木黑木耳。”基地老板左军阳介绍,这批段木耳是去年春季种植的,这些木耳的种植周期为两年,其间可采耳12茬,一根耳棒便能产出丰厚的黑木耳,两年下来,预计可产干木耳6万余斤,综合产值高达300余万元。小小的黑木耳,承载着民众的生活希望。从打孔、种植到采收、晾干,每个环节都凝聚着当地村民的辛勤汗水。红旗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不仅推动了产业的兴旺,更为农村闲散劳动力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我是一位陪读妈妈,在闲余时间里经常在红旗现代农业园区务工,一天100元,既能照顾孩子,也能挣到钱,这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好事情。”在暖暖的阳光下,头戴草帽正在采摘春耳的陈小凤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像陈小凤这样,春季里,红旗现代农业园区每天都有100 多顶“草帽”忙碌地穿梭着采摘木耳。青川黑木耳以其独特的品质和口感而闻名遐迩,红旗农业园区木耳种植基地的段木黑木耳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朵大质厚、色泽深邃、口感滑美,深受消费者喜爱。左军阳自豪地表示,今春的第一茬木耳预计可采收4000斤以上干品,早已吸引了来自浙江、陕西等地的客商前来订购。青川本地的企业也纷纷伸出橄榄枝,争相收购这珍贵的春耳。在市场的热捧下,春耳的单斤价格可卖到50元以上,销售前景一片光明。青川县青冈段木林资源的丰富为黑木耳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地理条件独特、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这些自然因素共同孕育出了品质上乘的段木黑木耳。青川县农业农村局山珍药业办主任胥烜勋介绍,该县拥有120万亩青冈树林资源,每年可砍伐一定数量的段木用于食用菌种植。目前,该县已发展段木黑木耳6000亩,共计3000万棒,年产量高达6000余吨,产值更是达到了惊人的7.2亿元。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产业兴旺是关键,生活富裕是目标。青川县以黑木耳为特色产业,积极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找到致富的金钥匙,而这3000万棒段木耳,只是青川县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冰山一角。近年来,该县围绕“2+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发展食用菌培育、种植、加工销售等产业链,让食用菌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据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青川县食用菌种植面积已达2.5万亩,全年食用菌产量预计将达到1.25万吨,综合产值有望达到15亿元。这一串串喜人的数字背后,是青川县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在这片土地上结出的丰硕果实。

相关推荐
  • p3-pc-signdouyinpiccomtos-cn-p-0015oE2XwZwIvJWmiA7iWABzSgI3jCQGi1UOPB9UE~tplv-dy-resize-origshort-autoq-75:330jpeg?biz_tag=pcweb_coverfrom=327834062s=PackSourceEnum_SEOsc=verse=falsex-expires=20361
  • 四川三农新闻网
  • 灵芝黑咖啡、灵芝果冻会是下一个超级原料吗?-FoodTalks全球食品资讯
  • “菇”事里的榕城好“丰”景 ——写在第四届中国食用菌产业博览会召开之际
  • 珍贵食用菌“金耳”产业落户富平县淡村镇
  • 合肥立新食用菌
  • 聚焦灵芝产业发展新思路 行业专家建言献策
  • 打造沉浸式有机灵芝文化盛宴 首届灵芝日主题活动将于7月6日在福州启幕
  • 从自然汲取 用科技重塑
  • 吉林:金针菇、提子干等5批次食品被检不合格